杂种优势的利用——评《农作物杂种优势》
上传用户:Virginia论文类型:期刊论文论文格式:PDFVIP免费下载
资料来自用户(Virginia)上传,若本站收录的文献无意侵犯了您的著作版权,请点击版权申明。
- [1].农作物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及其预测研究概述[J]. 王曙明,张宝石,王跃强,孙寰,赵丽梅,程砚喜,彭宝.  吉林农业科学.2007(02)
- [2].作物光合特性在杂种优势评价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张斌斌,姜卫兵,韩健,化香平.  江西农业学报.2009(08)
- [3].世界第一个在生产上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国家[J]. 王书良.  种子世界.1995(08)
- [4].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预测玉米产量杂种优势的研究[J]. 张德水,赵吉平,王桂荣,于元杰.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1990(04)
- [5].作物诱发突变杂种优势育种[J]. 刘录祥.  北京农学院学报.1993(01)
- [6].小麦多倍化杂种优势形成机理研究取得新进展[J].   种业导刊.2014(06)
- [7].杂种优势利用植物基因工程研究进展[J]. 刘玉乐,田波.  科技导报.1993(01)
- [8].基因差异表达与杂种优势形成机制探讨[J]. 许晨璐,孙晓梅,张守攻.  遗传.2013(06)
- [9].杂种优势预测研究进展[J]. 李明爽,傅洪拓,龚永生,吴滟,李法君.  中国农学通报.2008(01)
- [10].谈谈杂种优势的线粒体互补[J]. 王爱国,郭俊彦.  植物杂志.1978(03)
- [1].作物杂种优势遗传基础研究进展[J]. 兰进好,张宝石,周鸿飞.  中国农学通报.2005(01)
- [2].作物杂种优势预测研究进展[J]. 李海渤,袁美.  河南农业科学.2004(12)
- [3].小麦杂交种及其亲本拔节期根系基因差异表达与杂种优势关系的初步研究[J]. 王章奎,倪中福,孟凡荣,吴利民,谢晓东,孙其信.  中国农业科学.2003(05)
- [4].作物杂种优势预测与遗传机理的研究进展[J]. 王凭青,吴明生,王远亮.  作物杂志.2003(02)
- [5].作物杂种优势机理和优势预测的研究进展[J]. 李艳波,张晶.  哈尔滨学院学报(教育).2002(08)
- [6].作物杂种优势遗传基础的研究进展[J]. 明道绪,张征锋,刘永建.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2(02)
- [7].作物杂种优势群的研究及在水稻杂种优势中的应用[J]. 陈银龙,陈亮,黄善军,何道根.  种子.2000(04)
- [8].农作物杂种优势机理研究及展望[J]. 孙其信.  作物杂志.1998(04)
- [9].杂种优势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钟金城,陈智华.  黄牛杂志.1996(04)
- [10].作物杂种优势预测原理与方法述评[J]. 范志忠.  作物研究.199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