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杂种优势预测方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上传用户:Miriam论文类型:期刊论文论文格式:PDFVIP免费下载
资料来自用户(Miriam)上传,若本站收录的文献无意侵犯了您的著作版权,请点击版权申明。
- [1].棉花杂种优势预测技术研究进展[J]. 陈旭升,钱大顺,狄佳春,张香桂.  棉花学报.2000(04)
- [2].组学技术揭示水稻杂种优势遗传机制[J]. 汪鸿儒,储成才.  植物学报.2017(01)
- [3].我国北方玉米品种更替过程中产量杂种优势的演变[J]. 王晓东,傅迎军,孙殷会,张庆娜,王晓梅,侯国强,徐德海,李凤海,史振声.  玉米科学.2017(01)
- [4].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进展[J]. 严志,申广勒,张从合,黄艳玲,庞战士,陈琳,张云虎,周桂香.  园艺与种苗.2015(07)
- [5].蛋白质组学技术在玉米杂种优势研究上的应用进展[J]. 冯万军,窦晨,牛旭龙,邢国芳.  生物技术通报.2015(10)
- [6].杂种优势减退乃大势所趋[J]. 张世煌.  种子科技.2014(08)
- [7].基因差异表达与杂种优势形成机制探讨[J]. 许晨璐,孙晓梅,张守攻.  遗传.2013(06)
- [8].植物杂种优势机理研究进展[J]. 黄国伟,苏晓华,黄秦军.  世界林业研究.2012(01)
- [9].玉米杂种优势遗传机理及其预测的研究进展[J]. 张长平,祁新.  当代生态农业.2012(Z2)
- [10].棉花杂种优势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 戴茂华,吴振良,刘丽英.  河北农业科学.2009(08)
- [1].杂种优势预测研究进展[J]. 李明爽,傅洪拓,龚永生,吴滟,李法君.  中国农学通报.2008(01)
- [2].两系法杂交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进展[J]. 王效宁,孟卫东.  中国农学通报.2005(10)
- [3].利用AFLP分子标记预测水稻杂种优势[J]. 蔡健,兰伟.  作物学报.2005(04)
- [4].水稻杂种优势的遗传研究[J]. 马汉云,唐东风,王青林,刘新宇,扶定,吴淑平,张庆琛,龚凤萍,霍二伟,罗玉芳.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03)
- [5].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成就与展望[J]. 罗闰良.  湖南农业科学.2002(S1)
- [6].中国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现状[J]. 曾千春,周开达,朱祯,罗琼.  中国水稻科学.2000(04)
- [7].杂交水稻杂种优势预测方法述评[J]. 林光涛,张先广.  安徽农业科学.2000(05)
- [8].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 唐梅,周仕春,何光华,裴炎.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0(03)
- [9].中国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成就、进展与前景[J]. 吴京华,廖伏明,罗闰良.  世界农业.1999(08)
- [10].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历史回顾[J]. 谢长江.  科学中国人.199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