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缺氧、缺铁胁迫的功能蛋白质组学
上传用户:Gurakuqi论文类型:期刊论文论文格式:PDFVIP免费下载
资料来自用户(Gurakuqi)上传,若本站收录的文献无意侵犯了您的著作版权,请点击版权申明。
- [1].功能蛋白质组学[J]. 李伯良,李林,吴家睿.  生物工程进展.1999(04)
- [2].细菌外膜功能蛋白质组学的研究[J].   中国科技奖励.2013(03)
- [3].并非咬文嚼字——蛋白质组概念的分析[J]. 吴家睿.  生命的化学.1998(06)
- [4].蛋白质组学相关概念与技术及其研究进展[J]. 卫功宏,印莉萍.  生物学杂志.2002(04)
- [5].后基因组计划的研究进展及其伦理问题[J]. 王延光.  中国医学伦理学.2010(02)
- [6].从基因组学到功能蛋白质组学的研究[J]. 朱沙,张春辉,李鲜菊.  生物学杂志.2007(01)
- [7].植物的缺铁胁迫及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J]. 李淑荣.  化工职业技术教育.2007(04)
- [8].缺铁胁迫下植物根外介质pH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J]. 施卫明.  植物生理学通讯.1988(06)
- [9].植物应答缺铁胁迫的分子生理机制及其调控[J]. 张妮娜,上官周平,陈娟.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8(05)
- [10].功能蛋白质组学研究[J]. 张效云,董明纲,闫志宏.  张家口医学院学报.2001(04)
- [1].植物的缺铁胁迫及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J]. 李淑荣.  化工职业技术教育.2007(04)
- [2].植物铁吸收、转运和调控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J]. 吴慧兰,王宁,凌宏清.  植物学通报.2007(06)
- [3].植物铁营养研究进展Ⅱ:铁运输与铁有关的分子生物学基础[J]. 韦建玉,金亚波,杨启港,王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7(33)
- [4].植物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Ⅱ.蛋白质组技术在植物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J]. 阮松林,马华升,王世恒,忻雅,钱丽华,童建新,赵杭苹,王杰.  遗传.2006(12)
- [5].植物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J]. 梁宇,荆玉祥,沈世华.  植物生态学报.2004(01)
- [6].植物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J]. 季芝娟,薛庆中.  生命科学.2004(04)
- [7].谈缺铁胁迫下植物的适应性反应[J]. 黄秋婵,李耀燕.  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02)
- [8].高通量植物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J]. 于澄宇,金平安.  生物信息学.2003(01)
- [9].后基因组时代的植物蛋白质组学(英文)[J]. 郭奕明,沈世华,荆玉祥,匡廷云.  Acta Botanica Sinica.2002(06)
- [10].植物抗缺铁机理研究进展[J]. 查仁明.  渝西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