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杂种优势群与杂种优势模式研究进展
上传用户:Nancy论文类型:期刊论文论文格式:PDFVIP免费下载
资料来自用户(Nancy)上传,若本站收录的文献无意侵犯了您的著作版权,请点击版权申明。
- [1].玉米自交系杂种优势群划分的研究综述[J]. 王岩.  中国种业.2007(02)
- [2].玉米自交系杂种优势群划分方法的研究进展[J]. 叶雨盛,陈徇,刘欣芳,石清琢,王国宏.  辽宁农业科学.2011(02)
- [3].主要温带玉米自交系杂种优势群的划分[J]. 樊荣峰,王建林,张宝石.  作物杂志.2008(01)
- [4].代表玉米最显著杂种优势群的自交系间RFLP多样性结构[J]. P.Dubreuil,王富德.  国外农学-杂粮作物.1998(02)
- [5].五大杂种优势群玉米自交系穗部性状遗传相关分析[J]. 吕莹莹,张萌,沈丹丹,张士东,张恩盈.  山东农业科学.2018(03)
- [6].作物杂种优势群与杂种优势模式研究进展[J]. 邹小云,宋宇贺,浩华,傅军如.  种子.2004(06)
- [7].不同杂种优势群玉米子粒脱水速率分析[J]. 郭晋杰,赵永锋,张冬梅,祝丽英,黄亚群,陈景堂.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8(01)
- [8].利用SNP标记划分46份玉米自交系的杂种优势群[J]. 杨兆顺,袁文娅,许高平,韩小云,孙天齐.  农业科技通讯.2018(03)
- [9].利用核心SNP标记划分辽宁省常用玉米自交系杂种优势群的研究[J]. 姜思奇,郭瑞,张敖,赵艳贺,时免免,邓丽霞,崔震海,阮燕晔.  玉米科学.2018(04)
- [10].利用SSR标记划分144份玉米自交系的杂种优势群[J]. 刘春晓,李会海,马兰,董瑞,刘强,何春梅,关海英,刘铁山,汪黎明.  山东农业科学.2018(09)
- [1].玉米杂种优势预测和固定的研究[J]. 曹祖波,卢秉生,徐明慧.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1)
- [2].玉米杂种优势群及其杂交利用模式概念的形成与发展[J]. 曾孟潜,吉海莲,李九云,三森·健葩彤.  华北农学报.2007(06)
- [3].中国玉米杂种优势研究综述[J]. 司洪华,陈志斌,吴敬伟,李金凤.  安徽农业科学.2006(04)
- [4].玉米杂种优势类群的研究进展[J]. 姚文华,谭静,陈洪梅,徐春霞,番兴明.  玉米科学.2006(05)
- [5].玉米杂种优势分子基础研究进展[J]. 祝静静,靳亮,李新征,彭卫东,王泽立.  生物技术通报.2006(S1)
- [6].十年来中国玉米杂种优势群及其模式变化的分析[J]. 滕文涛,曹靖生,陈彦惠,刘向辉,景希强,张发军,李建生.  中国农业科学.2004(12)
- [7].玉米杂种优势利用模式及品种情况分析[J]. 李春霞.  玉米科学.2002(01)
- [8].玉米杂种优势群体构建及优良杂交种选育[J]. 张冬梅,王文田,白亚君,范永山.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2(S1)
- [9].中国玉米主要种质杂种优势群的划分及其改良利用[J]. 王懿波,王振华,王永普,张新,陆利行.  华北农学报.1998(01)
- [10].玉米的杂种优势群和杂种优势模式[J]. 张世煌.  作物杂志.1998(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