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杂种优势遗传基础研究进展
资料来自用户(Jasmin)上传,若本站收录的文献无意侵犯了您的著作版权,请点击版权申明。
- 文献出处
- 分子植物育种 2019年06期
- 机 构
-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国家水稻工程实验室,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分子植物育种重点实验室
- 基 金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七大农作物育”专项(2017YFD0100406),江西省农业科研协同创新重大项目(JXXTCX2017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31760300)共同资助
- 论文摘要
杂种优势是一种普遍而广泛存在的生物学现象,作物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研究虽经历了百余年,但对其遗传机理的认识仍不甚深入。然而,在作物杂种优势的应用技术研究和杂交种的培育方面,成效斐然。本研究从杂种优势的经典遗传假说、水稻QTL单位点与杂种优势、QTL互作与杂种优势及基因差异表达与杂种优势等方面,综述了水稻杂种优势的遗传研究进展,提出在不同的杂交水稻组合中,显性作用、超显性作用和上位性互作效应均有体现,有利显性位点的积累可能是水稻亚种内杂种高产的基础,而少数超显性位点及基因间的互作可能在亚种间杂种优势中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随着籼粳亚种间杂种不育的遗传机制的破解,采用在籼稻或粳稻遗传背景下,通过籼渗粳或粳渗籼利用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的技术策略,已实现了杂交水稻高产育种的新跨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