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资本论》到新时代:马克思空间生产理论及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研究
资料来自用户(Annika)上传,若本站收录的文献无意侵犯了您的著作版权,请点击版权申明。
- 文献出处
-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02期
- 论文摘要
《资本论》中蕴含的以资本和空间为轴心的空间生产理论,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导理论,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围绕空间生产发展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特别是新时代城乡、生态和文化等方面的空间生产,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了经验滋养。立足马克思空间生产理论和中国空间生产实践,审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构建,要深入挖掘国内市场消费空间,重视生态、文化等新兴产业发展,全面落实科技创新发展战略,从而不断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经济空间。
- 论文目录
- 关闭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资本论》蕴含的空间生产理论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理论支撑 (一)资本生产及空间需求: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理论分析起点 (二)资本与空间的辩证法:空间生产是指导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理论基础 1.资本空间化是资本和资本生产得以持续的关键策略 2.空间资本化是资本和资本发展的重要目的 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空间生产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经验借鉴 (一)历史和脉络的演进: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空间生产理论和实践审视 1.独立与富强的交织: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及建设时期的空间生产 2.构想与实践的突破:改革开放开启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生产实践 (二)经验和教训的总结: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空间生产对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借鉴 1.改革开放以来空间生产实践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的教训省思 2.新时代的空间生产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积累了宝贵经验 四、马克思主义空间生产及其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路径指向 (一)深入挖掘国内市场消费空间,不断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拓展新的空间 (二)重视生态、文化等新兴产业发展,不断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注入新空间 (三)贯彻落实科技创新战略,不断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创造新的空间 五、结语